HomePortfolio评委团儲望華 Chu Wanghua

儲望華 Chu Wanghua

儲望華 Chu Wanghua

儲望華 旅澳華裔作曲家、鋼琴家。《黃河》鋼琴協奏曲的主要執筆人之一,並對該作品的鋼琴獨奏部分做出了重大貢獻。半個世紀以來,儲望華改編或創作的《翻身的日子》《箏簫吟》《二泉映月》《新疆隨想曲》《南海小哨兵》《茉莉花幻想曲》《18首中外通俗名曲四手聯彈》等鋼琴作品,在中國教學、考級、演奏、比賽中,受到了各地師生以及廣大聽眾們的喜愛和歡迎。1963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並留校任教,1982年,赴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深造現代作曲,1985年獲墨爾本大學音樂碩士,1987年榮獲澳大利亞埃伯特.邁基(Albert H Maggs)作曲大獎,並成為澳大利亞音樂中心常任代表。他的音樂創作擴展到了交響樂、室內樂以及聲樂、器樂等方面。他創作的《灰燼星期三》《秋之泣》《絲綢之路》等交響樂作品和《薩克斯管協奏曲》《手風琴協奏曲【生命之歌】》等,在澳大利亞和中國公演,合唱《華夏情懷》在香港公演,打擊樂獨奏《十面埋伏》在墨爾本和臺北演出,《第二鋼琴協曲》在瑞典公演,《第三鋼琴協奏曲》在深玔、北京公演。 2013年12月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在北京音樂廳舉行了「華夏情懷—儲望華交響樂.鋼琴作品演奏會」。
在1956年第一屆全國音樂周上,年僅14歲的儲望華的處女作二胡獨奏曲《村歌》參加了演出,《人民日報》稱他為「帶紅領巾的作曲者」。1979年由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舉行了「儲望華鋼琴作品音樂會」,為此院長趙沨曾在《人民音樂》撰文稱:這在中國音樂史上,一個音樂會全部演奏一位作曲家的作品,還是第一次。
儲望華音樂作品的主要特點,是在民族風格方面的嘗試探索,和他很多鋼琴曲中的「可彈性」「可聽性」 「可教性」。他的生活和創作經歷、個性氣質和創作背景,奠定了他的音樂特點, 從調式色彩、和聲織體、節奏韻律等手法中,尋求「中國風格」的含蓄美和自然美。儲望華鋼琴作品不僅具有中國優秀鋼琴音樂的共性,還以其鮮明的個性和魅力,對中國鋼琴音樂的發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。

© HK-IMA 2024. All Rights Reserved. 音节乐动 粤ICP备2023116159号